阅读历史 |

第970节(2 / 4)

加入书签

间的和平,至于缓冲区,就从双方磋商的利益上来分割。

……

从大唐长安发往诸国的诏令,在信使的快马加鞭下,向着四面八方而去,毕竟现在大唐的藩国的确是有点太多了。

这次宴会可不仅仅是为了招待西域诸国,辽东的部落,还有南方山林中的那些臣服的部落,以及刚刚分封的王国和公国,现在都算是藩国,都要回到长安,敬贺朝见大唐天子。

使者穿过星星峡,而后到达伊州的安西大都护府驻地,面见代安西大都护洛玄云,至于河间王李孝恭,在前年的时候,暴病薨逝。

朝廷还没有想好让谁来接任安西大都护,于是便先让洛玄云代理这里的事务。

洛玄云接过朝廷圣旨之后,稍微扫过,心中一松,如果朝廷和西域开战的话,他自然是竭尽全力,但他没有信心,他和洛玄奘可是兄弟,又曾经同殿为臣,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兄长的统筹能力。

而且外人不知道,他身为洛氏子,怎么可能不知道,那神庙军到底是什么东西,就现在安西大都护府中的六千大唐精锐,全部披甲,能和三千神庙军拼个你死我活,都已经属于战果非凡。

况且,西域联合起来真说不上一句弱,骑兵、甲胄、刀剑,都不比中原逊色,洛玄云是真的没有把握能胜过有兄长统筹的西域诸国。

现在天子不打仗,那他就放心了。

面对天子的条件,兄长大概率会提出一些交换条件,最后达成交易,肯定是没问题的。

思忖至此,洛玄云让使者下去休息,而后呼唤道:“将玄门祭司请来,再备快马,在各处点燃烽火,将朝廷的旨意送到诸国国主手中,这是国朝盛事,务必要让诸国全部都到场,不能有所遗漏,否则朝廷问责下来,我们全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身为高昌旧地,名义上的高昌王都,伊州,安西大都护府驻地,这么重要的地方,当然有玄门祭司驻守在这里,而且还是枢机祭司之一。

让枢机祭司陪同,将这封来自大唐天子的邀请信,送到大祭司手中,接下来就要看玄门大祭司的反应了。

……

玄门中人都知道,圣座喜欢安静,不喜欢外人打扰,在早晨朦胧时,只有圣女赵黛儿可以进入圣座寝宫,所以几名值守的枢机祭司站在殿外,而后让圣女进入其中,看看圣座是否醒来。

赵黛儿手中持着信件走进殿中,一层层的帷帐悬挂在殿中,很是沉静威严,一道带着倦意的声音响起,“是黛儿吗?”

“老师,是我。”

赵黛儿一边回答,一边熟练的在帷帐中穿行,穿过五六重帷帐,便见到自己的老师端坐在床榻上,她跪下高举信件道:“老师,枢机祭司们在门外等待您主持枢机会议,大唐天子送来了一封信,据说是加急信件。”

洛玄奘伸手取过信件,直接拆开,而后读罢,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微笑,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而后又低头望向跪在床榻前的赵黛儿,微笑道:“黛儿,还记得本座之前曾经说,如果一切顺利,你将要前往大唐一趟了吗?”

赵黛儿垂首点头道:“回老师,黛儿记得。”

洛玄奘扬了扬手中信件,笑道:“大唐天子邀请我玄门前往大唐,这是大唐要和西域谈条件了。

本座出身中原,自然信不过中原人,况且君王不立于危墙之下,所以本座不会去,你是本座的弟子,又是圣女,此番前往中原,就由你带队。”

赵黛儿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她虽然有些紧张,但圣座的话,对于她就是神谕,她直接叩首道:“老师,黛儿遵命。”

洛玄奘詹詹笑着,而后将罩袍套在身边,向外间而去,赵黛儿跟在他身后,殿门大开,旭日初升,照在他的脸上,他微微眯眼。

真是个好天气啊!

万国衣冠拜冕旒

长安以西万里,有城名曰神临,乃是西域玄门总殿所在,西域诸国信仰圣地。

玉门关外,西域使团将国书奉上,洛玄云则递上印有安西大都护印玺的通关文书。

使团最中央,是一座装饰煊赫的马车,有六匹汗血宝马拉着这辆马车,车上有华盖,皆为金色,在边角处甚至真的有金丝绣在其中,车身上,有宝石以及精美的雕刻,在西域,习惯以黄金、宝石壮威,在数百年的发展中,神庙亦以这等珍稀之威来壮威。

马车周围有数百骑士,行军时自然未着甲胄,皆是赤玄相间的袍服,外罩宽大披风,威严冷肃,胯下皆是汗血宝马以及天马。

几乎每个骑士背后都背负着一支旗帜,车队的马车上,也插着众多旗帜,白色、金色、紫色的凤凰旗帜飘扬,神圣恢宏。

赵黛儿身着白色祭司服,外罩充满绮丽之色的纱衣,从马车中探出身来,她身姿容貌俱是上上之选,可惜面上蒙着纱面,只能从眼睛,见到一丝灵动,她望向巍巍玉门关,轻启樱唇,“凉州,玉门关。”

纵然身在西域,她也知道,大唐的诗人喜欢吟咏玉门关,无数瑰丽的诗篇,由此而诞生,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