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节(2 / 3)
:“这有什么不行,让你来记录后宫之事,天子恐怕也很是放心,你可是他最宠爱的外甥女。”
洛君薇眉间飞扬,一下子整个人都生动起来,身为洛氏一员,对史册有一种神圣的感受,她最敬佩的就是她的姑姑洛玄镜,竟然能够主持编纂史书,而现在,她也有了这样的机会。
洛君薇匆匆离开,洛苏回想着刚才李承乾的话,心中将计划重新梳理了一下,突然嗤笑一声,“真是有趣,还真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武曌啊,你的姻缘来了。”
……
李世民很放松的半靠着躺在灵天阁中。
洛苏也在半躺着。
殿中很是安静,只有宫娥煎茶时,碗碟碰撞的声音,清脆作响,就如同一首乐曲。
待热气腾腾而起,李世民捧着茶杯轻饮一口,才舒口气道:“今年的冬天可真冷,也不知道朕让户部给长安百姓送的炭都送到位没有,雪后可不要冻死人。”
贞观十三年已经渐渐过去,又是一年卓有成效的治国,“瑞雪兆丰年,来年一定又是大丰之年,希望年年岁岁,都如此,天下的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
李世民在这里遥望着自己的江山,越想越觉得美滋滋的,“国师,你看朕这些年的治理怎么样?”
洛苏朗声笑起来,“天子治理的怎么样,天下的百姓已经告诉你了,贞观这么多年,没有一场超过千人规模的民变,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再坚持几年,你的盛世就会超越历史上的那些,成为新的标杆了。”
李世民闻言喜不自胜,“那魏征老小子,朕有时候想要夸耀一番,他还非要多一嘴,朕想去泰山封禅,他也不允许,说劳民伤财。”
“最后天子还是没去。”
李世民叹口气道:“魏征说的也没错,从长安到泰山,两千里的路途上,不知道要有多少官员接待,是真的劳民伤财,朕打个仗都要积累几年,以免让百姓家无余粮出征,这没有用纯粹的夸耀功绩,就算了吧。
朕的功绩,也不需要去泰山,有素王的天启,素王会给朕最公正的评价,算了,算了,朕和一个乡巴佬计较什么。
来,国师,以茶代酒,同饮此杯。”
在现在这个世上,也只有李世民能和洛苏这么平等的说话了。
洛苏饮下热茶后,李世民给两人倒上,就听到洛苏悠悠道:“天子是想换太子?”
“噗!咳咳咳!”
李世民直接一口将茶水全部往旁边喷了出去,重重咳嗽起来,殿中已经除了二人之外,没有其他人了。
李世民盯着洛苏,“国师在说什么,朕没有这样的心思。”
洛苏盘桓看了李世民几眼,“那看来是真的有了。”
李世民有些恼,“国师别开这样的玩笑,太子可是储君,朕……”
洛苏淡淡的很平静,“天子可不要说些违心之言,在我这里,是真是假,逃不过我的眼睛。”
李世民沉默了一瞬,“偶尔会有这样的心思,但朕知道不对,所以从来没有想过付诸实行,所以朕真的没有换太子的想法。”
洛苏再次使出了一剑封喉的言语,“十年前,你满心欢喜的想让李承乾未来继承你的帝国。
五年前你为了表达决心,让青阳担任太子太师和太子太保。
三年前,你依旧想要让李承乾继承你的位置。
去年,你把魏王李泰当初一个有才华的儿子看待。
而现在,你心中偶尔会升起废掉太子,立魏王作为储君的想法。
时间,可真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啊。”
真正的一剑封喉!
洛苏只是简简单单的将不同时间线上,李世民的态度变化列出来,就直接让李世民破防了。
只有这么强烈的对比法,才能让李世民感受到,他自己潜移默化的变化。
李世民是真的破防了。
他鼻孔中简直要喷出火来,但面前的是洛苏,他又只能憋回去,“国师的意思是说,朕未来一定会更厌恶太子,然后废掉他的储位?
他可是朕的儿子啊,朕怎么会那么做,废太子的下场,自古以来都没有好的,朕不会……”
洛苏却好像什么都没做一样,“你可是个优秀的君王,像汉孝文皇帝一样的优秀。”
汉孝文皇帝。
极其有名的废太子,汉九江厉王和汉武帝间的事情,就是发生在汉孝文皇帝身上。
李世民扪心自问,如果他在汉孝文皇帝那个位置,他也会这么做,那现在的太子……
“国师,你说的大概是对的。”
李世民思索良久,痛苦的不得不承认这件事,如果太子再这么荒唐下去,他最后也只能狠下心来,废掉太子。
“看来今天国师就是为这件事而来的,虽然不知道国师为什么会参与立储之事,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李世民一下子有些颓丧,一旦涉及到自己的那几个儿子,他就是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