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6节(2 / 3)

加入书签

洛亦灰白的头发,眼睛一酸道:“老师,孤还想为您送终呢,没想到却让您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洛亦沉默,脸色有些难过,不仅仅是刘如意,他想到了自己的那些兄弟,还有阿采,都已经年纪不小,尤其是大兄洛陵和二兄洛仲堪,更是到了晚年,或许什么时候就撒手而去了。

洛新虽然年纪比洛亦还小,但这些年辅佐国政,呕心沥血,昔年那个能万军丛中救人的猛将,变得甚至比洛亦的身体还要差。

刘如意在这里说着,洛亦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应答一两句,然后就听到刘如意的声音越来越低,他的手也越来越紧,最终陡然一松。

洛亦沉默了片刻,殿中也没人说话,都静静地等待着。

洛亦微微抬头望着宫殿的穹顶,似乎能够穿透木料瓦片,直接望到青天之上。

“高皇帝,刘如意没有死于非命,我没有辜负你的托付。”

心中这样想着,洛亦站起身来,冲着韩王妃说道:“大王薨逝,王后节哀。”

所有人都是一颤,然后齐齐跪伏在地。

似乎是打开了一个开关一样,呜咽悲戚之声瞬间响彻起来。

洛亦望着殿中众人,叹声道:“大王的身后哀荣吾会向朝廷申请,定然会秉公毫不偏私,王后还请放心。”

韩王后闻言泣泪道:“妾身拜谢君侯。”

洛亦走出韩王宫,一缕发丝突然落了下来,他伸手一看,满是毫无生机的灰白之色,王宫之中落叶纷飞,枯黄的树叶随意的落在地下,然后被灰尘掩盖,宫人还没有来得及扫,这里满满的都是凋零离落之感,仿佛在预示着王宫主人的命运。

洛亦也有些感慨,自言自语道:“遥想昔年刚刚从洛村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没想到转眼之间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洛亦出世以来,相熟之人实在是不少,他性格随和,颇得人心,随着刘如意的逝去,这世上除了他的兄弟之外,他再也没有友人了。

洛亦一路走着,开始回忆自己这一生,当初刘邦豪气干云的说“愿为公子战一场”,没想到一战就灭秦成了汉王,他成了刘邦最信任的臣子,事事与他谋划,当初打天下之时,出生入死的那一群武夫,都围绕在他的身边。

樊哙、夏侯、周勃。

都死了。

“我们这批人就只能走到这里了。”

洛亦轻轻吐出一口气,他登上马车,“未来的路就要未来的人去走了。”

来到了韩国,自然要去一趟昭城。

昭城似乎永远都不会变化,人口不会变化,城中的格局不会变化,唯一的区别就是城墙变得稍微陈旧了些,那些青石上带上了些许岁月的陈旧痕迹。

洛亦见到了大兄,洛陵已经须发皆白,但整个人却仿佛太阳一样,时时刻刻望去都是暖洋洋的,他的塑像在许多祠堂之中,他是四时主,人间之神。

见到洛亦第一句话便是,“阿亦,你是来见为兄最后一面的吗?”

洛亦闻言径直拜倒,在如同父亲一样的兄长面前,洛亦再年老也不过是个孩子罢了。

“亦这两年见到了太多友人逝去,刚刚从韩国来,刘如意薨了,高皇帝嘱咐亦的事情也算是结束了,那一刻亦就有了一丝明悟,这或许是亦的大限到了,完成了所有的使命,该结束了。”

话中是满满的寂寥,洛陵闻言沉默了一瞬,然后道:“去安阳吧,阿采在等你。”

洛亦叩首而拜,踏上了前往安阳国的路。

“兄长!”

洛采欢声道,她很开心能再见到洛亦,从她决定避居安阳国开始,山高水远,兄妹两人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

然后她就发现洛亦的脸色有些苍白,甚至身体有些摇晃,连忙迎上来扶住洛亦,担心道:“兄长,你怎么了?”

洛亦感受到身上有些无力,无奈道:“上了年纪,舟车劳顿,有些累。”

说着,身体又晃了晃。

洛采脸上的欣喜已经全部变成了担忧,兄长苍白的面容映在她的心间,强烈的不安充斥在她的心头,让她甚至忍不住落下泪来。

她是安阳侯,大汉唯一的女侯。

虽然她的侯位是因为韩信功劳太大而得,但没有人会因此小看她,正相反,在大汉刚刚建立的那段时间之中,长安城的勋贵之间流传着“立功莫过于韩信,娶妻莫过于洛采”的言论。

但在这一刻,她仿佛回到了数十年前,她听闻兄长追随了一路诸侯,于是拜别了二兄,从洛村之中走出,想着能帮兄长站稳脚跟。

洛亦见状笑道:“阿采,你在担心什么?为兄的身体还硬朗,有这时间还不如去担心一下大兄和二兄,他们才是真正的上了年纪,大兄须发皆白,二兄从西域回来之后,身体就一日不如一日。”

洛采闻言悲戚道:“兄长啊,你从年幼之时,就总是这样逞强,从不和兄弟姐妹们说,所以大家才担心你,现在都数十年过去了,你还是这样,我实在是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