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9章 北方大旱(1 / 2)

加入书签

天亮了!而且太亮了!

皇子妃一阵懊恼,猛地拍了一下额头,都快哭了,也顾不上其他了,急忙迈步跑出了房间,狂奔而去。

皇子妃一路奔跑到了张威的别院,然而等她进入院中见到了王玉娘后才得知,张威早就出门去参加朝会了。

……

此时已经是半上午了,兴圣宫皇宫正殿内,百官齐聚,正在举行着朝会。

其实朝会也并不是天天举行,尤其是李存勖来了魏州以后,基本没开过几次。

不过这次是有原因的,因为王都来了魏州,是来朝觐皇帝的,李存勖非常重视和王都的关系,所以特意举办了这次早朝。

张威就是陪同王都一起来的,而且他此时也就在朝堂之上,和王都一起正站在殿中。

因为上次定州之战的功绩,他和王都一起接受了皇帝的表彰,每人得赐了纹银百两。

而且按照之前的规划,经过王都推举,张威被临时任命为了义武军副都指挥使,以便于接下来去接管城外的五千义武军铁骑。

至于为什么是副都指挥使,当然是因为正指挥使是由王都这个定州节度使兼任的。

此时一身龙袍的李存勖正端坐在高台之上,安排好了这件事,该做的也就都做完了,早朝也就该散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散朝吧,两位爱卿……”皇帝说道。

他本是想宣布散朝,然后喊上几位重臣去偏殿继续闲谈一番,奈何没能如愿。

此时户部尚书赵光裔站起了身,对皇帝高声拜道:“陛下且慢,臣有要事禀报!”

李存勖一愣,然后看了看高台下的张威和王都,吩咐道:“两位爱卿先坐下……”

张威和王都听后对皇帝行礼道谢,然后一起坐到了殿内右侧前排。

李存勖看了看赵光裔,凝眉问道:“不知爱卿要奏何事?”

赵光裔今年五十多岁了,是个老臣,他见状连忙一拜,凝眉奏道:“陛下,自去年入冬以来,干旱少雨,我北方多地甚至滴雨未下,今年夏粮恐收成惨淡,故臣恳请陛下早做筹谋!”

这番话不得了,本来很安静的朝堂瞬间变得噪杂无比,百官纷纷低语,叹气之声不绝于耳,似乎都对户部尚书的话深表赞同。

李存勖听后也凝了凝眉,这个问题也不是第一次在朝堂上提起了,已经令他头疼了许多时日了,如今再听,更是显得十分为难,于是问道:“那不知爱卿可有何主意?”

赵光裔听后略一沉吟,然后一脸为难的回道:“陛下,若过些时日再不下雨,夏粮欠收便是注定的了,故臣提议,我朝应尽速向南方诸国购买粮食,以应天灾!”

李存勖听后一愣,然后凝眉疑惑道:“哦?可若要购粮,其量必然庞大,莫非南方诸国皆有大批余粮不成?”

赵光裔见状连忙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南方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其气候适宜,雨水常年丰沛,故粮食产量非常巨大,而且臣听闻,如今南方各地皆仓库充盈,若我朝与之购买,定可解燃眉之急。”

李存勖听后脸现犹豫之色,沉默不语,似乎很是为难。

见皇帝如此,坐在左侧首位的郭崇韬也手捧笏板站了起来,拜道:“陛下,户部尚书所言极是,臣附议!”

见有人带头,而且还是第一重臣,于是百官纷纷站起,附议之声不绝于耳。

此时还在坐着的就只剩下了张威和王都了,因为他俩并非朝官,所以朝廷议事他们两个是不便插手的。

张威的心情也比较沉重,他想起了太行山中的那位村正和小红的父亲,他记得之前便听他们提起过干旱少雨的事情,他本以为那只是少部分地区的特殊现象呢,却没曾想却是北方大部分地区皆是如此。

如今百姓生活本就困苦了,各地皆有流民,若今年真是北方大旱,粮食欠收,那可就真的是个灾难了。

想到这里,张威也连忙站了起来,抱拳拜道:“陛下,臣也附议!”

百官们都已经附议完了,已经安静了片刻了,此时他这一说话,声音显得格外响亮,惹得一众官员纷纷扭头看向了他。

这种朝廷大事他本是没有资格参与讨论的,不过好在他是附议而不是反对,百官们倒也乐得如此,是以并没有人斥责他干预朝政。

张威被看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于是对皇帝拜了拜,继续道:“陛下,臣之前带队去往定州时,曾辗转多地,多地确实是干旱少雨,如今百姓生活已然困苦,故臣觉得户部尚书所言极是!”

皇帝听后悻悻的看了看他,然后转头又看了看百官,凝眉道:“户部尚书所言确实有理,然而朝廷征战多年,如今国库空虚无有银钱啊,这可如何去购买呢?”

百官听后全部一愣,纷纷踌躇,脸色全部难看极了,然后又都扭头看向了赵光裔。

赵光裔也很为难,其实他知道在场的百官大都和自己一样有一个主意,不过那个主意太难开口,怕是要得罪皇帝,所以他们都不愿意提起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