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章 大槐树下说书人(1 / 2)

加入书签

“欸~妇道人家,休得多言!你懂得什么?!若没有官兵抵抗外族,我等岂不皆为契丹之鱼肉?如今国家多难,正是需要军人效命的时候。军人死战,以命相搏,咱们这区区粮食,又算得了什么?!”。这像是村正的声音。

“你呀~你就是知道整天的国家国家,你先想想明年咱们吃什么吧。”

“吃什么?!契丹一来,命都没了,还吃什么?!你别管了,到时候没粮食,我把我腿上的肉割下来给你吃就是了。”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咱都一把年纪了,什么时候死不是死,你不想想孩子们。”

“你怎么就是听不懂啊!给你说了多少遍了,国家弱则民生苦,国家不强,人民如何幸福?为国家,那就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

“行行行,你别说了,我听不懂你这一套,听你说了半辈子了,我可不想再听了。”

“说了你又听不懂!你就是想听我还不想再说了呢……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张威拧着眉头听完两位老人家的对话,心中异常感慨。

没想到在这小小山村之中,竟能听到如此振聋发聩之声!

感慨了良久,他轻轻迈步走回了屋子,以免被隔壁知道自己偷听了他们谈话,显得尴尬。

清晨,张威早早的起身,又取出来一两银子,反正这是大皇子给的,让在路上用的,不花白不花,于是他拿着一两银子去了隔壁村正家里。

敲了敲院门,村正出来开门,见来人是张威,村正一脸喜意,笑脸相迎,将他迎入屋中,两人在屋中隔桌而坐。

“张校尉昨晚睡得可好?小小山村,招待不周,望请海涵”。村正拱了拱手,说道。

“欸~老人家说哪里话,村民热情,老人家又照顾的周到,我等非常感谢,我此来,便是想表达一份谢意”。张威笑了笑,说道。

说完,他将一两银子放到了桌子上,村正看着他这番动作,大吃一惊,连忙起身。

“哎呀,张校尉这是何意,快快收回,快快收回!真是羞煞我了”。村正忙将银子拿起,赛回到张威手中,满脸羞意的说道。

“欸~老人家勿要推辞,你若不收,我心实在难安”。张威一边推辞一边劝道。

“哎呀哎呀,羞煞我了,羞煞我了,万勿如此”。村正又是一阵推辞,说道。

两个人来回推辞了一番,各说各话,谁也劝不动谁。

正在此时,一个老妇从旁边里屋走了出来,张威见状,计上心来,便将银两收回到手中,将村正按坐在椅子上,起身走到老妇身旁,偷偷的将她带到一边,将这一两银子塞到了老妇手里。

张威扭头看了看,村正应该听不到,于是小声对老妇说道:“老人家,我知山中日子艰苦,我们一行人讨饶了一晚,这一两银子你且收下,自己留着,来年买些粮食,别让孩子们受罪。”

那老妇见此情景,一脸惊慌失措,忙要推辞,张威又安抚一番,老妇才将银子收下,她虽一脸的难为情,但是张威看得出来,老人家眼神里透着喜悦和感激之情,这让他的心中也觉得舒服了很多。

转身跟村正告辞,张威走出了屋门,村正脸上带着为难,一脸羞愧之色,他走到老妇跟前,小声问道:“张校尉给你银钱了?”

“不用你管,人家军爷说了,这是给我的”。老妇回道。

“哎~~这张校尉,实在是好心肠”,村正叹了口气,又扭头对着自己老婆子道,“你看看,人家军人不光出生入死,也有好心肠的吧,瞧你昨晚说的那些话,要是被人听见,还不得羞愧死我。”

吃过了饭,整队出发,村正带领着村民热情的将一行人送出村外,队伍继续上路。

这段山路中村庄稀少,直行到中午时分,才又遇到一个小山村,一行人马进入村中,村民们见到官兵无太大反应,村民照常生活,想来应该是官兵经常从此处路过,村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军民互不干扰,相安无事,这样倒也挺好,待行至村中一棵大槐树下时,见树下有一人群,张威觉得很热闹,便令队伍停止,暂时休息一下,下令吃过饭后再行军,王玉娘拉着皇子妃从马车上下来,跟着张威一起去看热闹。

这是一棵多年的老树,大槐树得有五六米高,有几人抱粗,其根系发达,裸露在地表的部分大根显得苍劲非常,离着树根两三米高处,树枝交错向四周延展,童童如车盖,虽因冬天没了树叶,却更有一种壮观之美。

此时,在大槐树下坐着一位长者,长者前方围坐着二十几个人,大多数皆为孩童。

三个人手拿着胡饼,来到大槐树下,只见那位长者双手抱着一个陶瓷水壶,正在津津有味的给对面的村民们讲着故事……

“接下来,咱们讲一讲,秦始皇临死之前,都在想些什么……

“话说,这秦始皇可是个非常之人,统一天下后,作为一个发明了‘皇帝制度’的第一个皇帝,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皇帝’到底应该怎么当,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最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