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节(2 / 4)

加入书签

秧子、青菜萝卜,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还收拾得井井有条的院子,和他们身后的青砖绿瓦房就能知道,这位在资料上写着,从前一直生活在下边生产大队,如今才不过在县里头生活了三年不到时间的苏秋月同学,是真的不像他们之前了解的那样。

生活水平也不是像不是他们想象中那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住在脏乱又狭小的茅屋里的生活。

人家这家里头的条件好着呢!

只是,几个人在震惊以外之余,却也不免更多了几分好奇心理。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家庭,苏有粮和田凤娟又是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带着苏秋月一路从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大队里的农民身份,拥有如今在县城里头也有了房产,且看起来气质非凡的生活,且培养出苏秋月这样一个更胜于从小生活在省城里学生的孩子呢?

一个个的问题盘旋在几个人的脑海中。

而能够给他们带来答案的,就只有眼前朝屋子里走的一家三口了。

来自省城日报的三个工人员在进屋以前,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全都看到了流露在彼此眼中的跃跃欲试。

——新闻人的敏感让他们觉得,这一次的报道,或许会能成为报社印刷次数最多的一版!

进了屋子,在简单寒暄、互相介绍了一下以后,一家三口是排排坐在平日里吃饭的桌子这头,坐在那头的则是三位记者,而全程只是为了蹭个镜头好能在等会儿采访结束以后,给这几个人忽悠到县初中跟着拍张照片上报至的范校长,和同样也是为了上报纸蹭镜头,将压了小半个月的奖金发给苏秋月的教育局干事,则分别坐在这四方桌子的另外两边。

苏有粮主动开口道:“记者同志,这我们也都是第一次接受采访,没有经验,也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您看这等会儿……”

负责交流的记者是个看起来有些严肃的女同志,看年纪应该是要比田凤娟他们小上一些,也就不到三十岁的样子。面对苏有粮的问题,她都是没有继续板着脸,反而一改刚见面时的高傲,浅笑着说道:“您放心吧,什么都不需要准备,就当是普通聊天儿,一会儿我跟您了解情况的时候,您有啥说啥就行,要是遇到不愿意回答的也不用勉强。”

听到这个,苏有粮和田凤娟心里都放心了不少,点头回答道:“好的,那么您就随便问,我们这肯定也都照实说,不会胡编乱造,说些答非所问的回答。”

这话说得更叫采访的几个人不免高看了他们一眼。心想,这开口闭口还都能拽几句四字成语,看起来这苏秋月同学的爸妈也不像是资料上写的,是农民出身,睁眼瞎一个啊。

但不管苏有粮和田凤娟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只要能配合他们工作,那说的好坏也就无所谓了,反正等回了报社,都会有专门的人帮忙润色几分。

对此,记者脸上的笑容更添了几分,问道:“其实我们这一次采访主要是想要问一下苏秋月同学的学习经历,以及您二位作为父母,和这个家庭对她的学习所提供的帮助或者是鼓励之类的,以及也要请苏同学简单讲一些她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路成为地区第一的经验。”

这几个问题,除了最后面要苏秋月说一些学习经验问题以外,苏有粮和田凤娟可是都很在行啊!

苏有粮道:“关于我们家秋月的学习经历啊,那我跟孩子她妈可真是都得先从我们还在大队里头生活的时候说起……”

记者点头:“那能请您具体说一说吗?我们也想跟着了解一下乡村教学的建设。”

在得到记者的认同之后,苏有粮和田凤娟是都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苏有粮这一开口,就开始了刚刚还说不会“胡编乱造”的,胡编乱造了。

什么苏秋月从小就和其他人不一样,过年时候看见别人家门上贴着的对联都会指着认,他们两口子给她一个字一个字指着念完以后,她就能跟着重复,上面的字再放到别的字中间她也能认出来。

说着,苏有粮故作遗憾道:“现在说起来也是那时候我们两口子不懂孩子这样代表了她天生就会学习的苗子,只觉得孩子挺机灵的,根本没想着教她学习。现在想起来,当时我们俩要是也能读书念字,知道咋教育孩子,那我家秋月可能就不止现在的发展了。”

田凤娟也跟着说道:“是啊,那时候我们俩都忙着下地干活挣工分,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也不懂得说关注她的学习,一直到后来队里头有了小学,头一年的时候我们两口子都没想过说送孩子去念书,足足给她耽误了一年,到她快十岁的时候才给送了过去,可在大队小学里教书的也都不是专门的老师,只知道教孩子照着课本念,却根本不会因材施教,这就让我家孩子一直都为学校教的内容太过简单,而天天在课上睡大觉……哎,都是我们两口子耽误了孩子的发展啊。”

“……”

苏有粮和田凤娟这边是你一言我一句,搭配默契地说了不少苏秋月的“真实”求学经历,足足够在旁边负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