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节(2 / 3)

加入书签

宫之后,还兴致勃勃的跑来告诉嘉禾,白鹭观附近哪里的集市热闹,观中某某处有棵石榴树,果实格外甜美。

嘉禾:……

看样子荣靖被贬道观那三年的确是过得不错,之前她白白为长姊担心了。

嘉禾原本想要将天书的事情透露给长姊,指望长姊去想办法,可惜她身边总而被许多宫人簇拥着,直到与荣靖分别,她都没找到恰当的时机。

她被送去白鹭观那天,是个明朗的晴日。光明正大的从被荣靖称之为鸟笼的紫禁城中出来,她心里一点儿也不高兴。走之前她拜别了母亲,母亲的态度和从前一样温柔慈爱,然而嘉禾始终都还记得杜皇后下令让她去道观时的蛮横。

后来成为了皇帝的周嘉禾回忆当年,确信自己就是在这时与母亲离了心。

白鹭观如荣靖所说的那样,是个不错的去处。道观环境清幽,碧水出山石,古木栖灵禽,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相比起来倒是俗了。观中皆是坤道,有几个与嘉禾年纪相仿。她们是荣靖当年住在观内时的友人,对嘉禾也格外亲近。观中还有好几位德行高深的道长,嘉禾每日听她们讲诵经文,虽不能意会,却也觉得心情舒畅。

如果不是皇帝动身北上的消息传到了道观,嘉禾或许还能沉溺于这份安宁之中。

皇帝走的那日是七月初九,嘉禾清楚的记得这个日子,并且在后来无数次的回想,如果当年她再试着努力一把,拦住了皇帝前往北方的车驾了该有多好。

她心中说到底还存有侥幸,不确定天书的真假,也并不知道父亲死亡的日期,原来已经逼近。

她听闻父亲的兵马已经动身往北方去了,心中忽然一沉,半天都没说上话来,一旁为她讲解《南华经》的道长看出了她心绪不佳,说了好些话来宽解,但也无非是安慰她,说陛下此去自是吉人天相。

嘉禾听着笑笑,并不说话。

这些天日日听人念诵经文,她的心态不知不觉也陷入了一种诡异的的消沉中。

还是苏徽瞧出她情绪略不对劲,便问她:“公主是不舒服么?”

“嗯,不舒服。”嘉禾歪在榻上闷闷的回答——出了宫也就这点好,不必恪守规矩礼仪,就连往日严厉的女官都不再对公主的一言一行加以约束,“天太热了,心里堵得慌。”

这几天下了雨,拂过窗子的风都已经是冰凉的了。嘉禾只是心里烦躁而已。

苏徽默不作声的去厨房端来了绿豆汤,搁在嘉禾手边。

少女又不耐烦的坐了起来,拿起汤匙搅了搅却不喝,“云乔,说些有意思的事情吧。”

什么算是有意思的事?从未给孩子说过睡前故事的苏徽犯了难。

“我不知道。”他老老实实回答:“不过我倒是认识一个有趣的人,他很会说故事。”

“是谁?”嘉禾恹恹的问道。

“是个说书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张誊光是否认识惠敏帝,想来是从没有见过的。未来的嘉禾或许会知道张誊光的名字,但那也是张誊光名满天下之后的事情了。

因此苏徽也没点明张誊光的姓名,只说这是个有趣的说书人。

苏徽跟着硕导一起研究过张誊光,对于张誊光的生平著作或多或少有些了解,眼下既然嘉禾心情不好,他便挑了几篇张誊光生前所著的小说,讲给了嘉禾听。

那多是些与风月情爱相关的故事,苏徽做史学研究时只将那些故事当做是材料来分析,但他眼中的“材料”落在十三岁的小姑娘耳中,便是惊心动魄的荒唐之言。

“大家闺秀,怎可与男子私相授受呢?”

“夜奔?这……无媒无聘,岂不是乱了礼法?”

“哎!你不说大家闺秀怎又说起了女伎?”

苏徽瞥了眼嘉禾涨红的面皮,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似乎过早的给青少年传播了“不良文化”。

“哦,那我不讲了。”

“别啊。”嘉禾又实在好奇的很。

《列女传》中只褒奖贞洁烈妇,说女人做女儿时当如何孝顺,做妻子时当如何恭谨,做母亲时又该怎样教育子女,却从来不曾说起过若女子有了情与欲之后,该如何是好。

那么“情”究竟是什么?

这些女子为了“情”做出许许多多胆大妄为之事,值得么?

她满怀着好奇,却怎么也想不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于是她直接向苏徽问出了这两个问题。她有预感,除了苏徽之外,没有谁能够好好的为她解答疑惑。

在听到少女满怀稚气的疑问之后,苏徽短暂的沉默了一会。

嘉禾紧张的盯着他,生怕他会认为她轻浮。

苏徽用一种严肃端正的态度回答道:“爱情说到底是人的基本感情之一,没什么好羞耻的,更没什么好避讳的。喜欢上某个人,就如同人会喝水吃饭一样,是最自然的反应。”

嘉禾似懂非懂的点头。

苏徽补充道:“不过公主。”

“嗯?”

“爱人前需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